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全球都在走的能源转型路:清洁低碳+电气化

国网能源院 中国电力 2023-07-06


编者按自2016年起,国网能源院供需所每年中英双语出版《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报告,滚动更新全球、大洲及主要国家在经济、人口、能源、电力、环境等方面的最新统计数据,总结发展轨迹、提炼短期特点;跟踪经济社会、能源战略、行业政策、技术效率等因素变化,滚动开展全球中长期展望;聚焦热点地区、关键技术、重大议题,开展专题研究。本专栏将围绕全球能源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世界能源展望对比分析、国际能源统计方法比较、主要国家能源转型启示借鉴、新冠疫情对全球能源发展的影响等议题分享工作思考与研究成果。

文章导读2019年底,国网能源院公开发布一批年度研究成果,其中《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2019》分析了2018年全球能源发展新动向,拓展了化石能源供需格局与贸易流向分析,细化了重点工业环节、具体交通方式、细分建筑领域用能变化趋势,重点研究了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及亚太中长期能源发展。现摘取报告重点内容,以飨读者。


全球都在走的能源转型路:

清洁低碳+电气化

执笔人:单葆国、李江涛、

张春成、翁玉艳

国网能源院

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


1

2018年全球能源现状特点

      ●经济增长

      2018年,全球经济延续复苏态势,达到82.6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不同经济体增长动能出现分化: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欧盟多数成员国放缓,新兴经济体保持较快发展。
      亚太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8年占全球的比重达32.5%,贡献全球增长的59.7%。

      ●一次能源     
      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达204亿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2.3%,为2010年以来的最快水平。
      亚太贡献2018年全球增长的62.8%,北美贡献率为27.5%,欧洲能源消费负增长。
      能源清洁化趋势明显,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3%。
      ●电力消费
      2018年,全球电力消费约24.5万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3.1%,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亚太占全球电力消费的47%,贡献全球增长的四分之三;欧洲和北美合计占41%,贡献率不足五分之一。
      中国电力消费约为美国的1.6倍;中国、美国、印度三国合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发电装机
      2018年,全球发电装机达71.6亿千瓦,较上年增长3.8%。其中,亚太贡献了新增装机的72%,占全球的比重达46%;欧洲和北美合计贡献率约14%,合计占比为42%。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36%,发电量占比达到27%。
      ●电气化水平
      2018年,全球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消费比重为19.2%;发达国家普遍较高,中国为24%。
      电气化水平随经济增长不断提高,后发国家电气化进程远快于发达国家同等收入条件下水平。
      ●碳排放
      2018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再创历史新高至331亿吨,打破2014~2016年平稳态势。
      亚太碳排放持续增长,2018年占全球的比重接近一半,是全球碳排放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美国、欧盟碳排放合计超过全球的一半。中国人均碳排放远低于美国、俄罗斯等国。

2

2050年全球能源发展展望

      ●关键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是拉动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能源政策、技术进步、市场机制、成本价格等因素,对全球能源供需的品种结构调整和地区格局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社会
      全球GDP增至200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8%,略低于前38年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亚太、北美、欧洲分别贡献全球GDP增长的55%、15%、14%。
      全球人口增至96亿,亚太、非洲贡献全球人口增长的九成以上。
      ●能源政策
      能源政策是促进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保障。
      “清洁化+电气化+高效化”成为各国能源政策的普遍选择。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能效提升与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
      技术进步决定了不同能源品种的竞争优势,从而决定了能源转型的成本及减排控温的成败。
      ●情景设计
      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预期的基础上,考虑能源政策、技术进步等方面发展趋势,面向2050年设计了基准、加快转型、2℃三个情景。

3

主要展望结果

      ●一次能源
      基准情景下,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较2018年增长约四分之一;加快转型情景下,2035年前平缓增长,之后进入平台期,2050年增长约八分之一;2℃情景下,2050年下降约十四分之一。
      分品种看,煤炭、石油、天然气依次达峰,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36%。
      亚太贡献全球增量的约三分之二,非洲、中东分别贡献约36%、30%,北美、欧洲出现负增长。
      2050年,亚太占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的比重提高到45%;北美、欧洲分别下降到15%、14%;非洲、中东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分别达到9%、8%。
      ●终端能源
      终端能源结构稳步调整,煤、油、气、热及其他占比均呈下降态势,电能占比加速提升。
      煤炭消费下降来自工业、居民、商业等多个部门;石油受交通电气化影响下降明显,非能利用规模增加;天然气增长主要来自工业、非能利用;电能在各个部门均呈大范围应用态势。
      ●电气化水平
      基准情景下,2050年全球终端电气化水平约34%,加快转型情景约40%,2℃情景进一步提高至51%,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为实现全球温升控制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各部门普遍提升,工业部门拉动作用最大,交通部门用电增长最快,商业部门绝对值最高。
      ●电力需求
      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约61万亿千瓦时,较2018年增长约1.5倍,年均增长2.9%。
      亚太约贡献增量的近一半,贡献率较过去38年有所下降;北美、欧洲合计贡献率不足30%。
      工业、商业占比明显下降 ,居民占比略有上升,交通占比明显上升。
      ●电力供应
      2050年全球发电装机增至约250亿千瓦,较2018年增长约2.5倍。
      亚太约贡献全球增量的二分之一,非洲贡献率约10%,北美、欧洲合计贡献率约30%。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2050年超过75%,发电量占比2040年前超过50%,2050年约60%。
      ●碳排放
      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2025年后持续下行,2050年约当前的80%,但仍无法实现温控目标。
      发达国家碳排放达峰下行;中国能源相关碳排放2025年左右达峰,较国家承诺提前5年。
      各部门碳排放陆续达峰并进入下行通道,居民、商业很快达峰,之后是发电、工业、交通。

4

未来趋势对比分析

      ●一次能源

      国网能源院的一次能源增长预期与国际机构基本相当,总体略低。
      要实现全球减排控温目标,应充分发挥能源效率的“第一能源”作用。
      分品种看,非化石能源占比要高于国际机构预期,主要是考虑可再生能源的更大规模开发。
      ●电力供需
      国网能源院的电力需求增长预期明显高于国际机构。
      电气化水平大幅提升,是“目标倒逼”类情景中实现全球减排控温目标的重要手段。
      分品种看,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规模更大、占比更高,2℃情景下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达84%。
      ●碳排放
     国网能源院的展望结果较国际机构略低,主要是因为更高水平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及更高程度的终端电气化水平。
      “清洁低碳+电气化”是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路径和必然选择。为此,世界各国还需在能源政策、能效提升、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并综合施策。

(摘自国网能源院《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2019》)



专家介绍


单葆国,国网能源院副总经济师兼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国家电网公司规划计划专业领军人才,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负责人,经济与能源供需分析预测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慧用能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运行、能源电力供需分析、节能及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源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咨询工作。承担了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委托的重大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能源局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等。共发表文章15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培训教材2部,拥有发明专利1项,发布团体标准2项。曾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电力市场分析工作先进个人、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品牌建设先进个人,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最美国网人之敬业楷模等荣誉称号。

江涛,博士,高级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力经济分析、电力供需预测、中长期能源展望、国际能源统计等领域研究咨询工作。牵头承担多项重大研究咨询课题,曾获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成果奖等。工作以来,发表内参专报30余篇、期刊报纸60余篇。主笔编著《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年度报告(中英双语),牵头运营《电力供需研究》微信公众号。曾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青团员,国网能源院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课题负责人等荣誉称号。

张春成,硕士,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电力供需分析预测、能源供需及中长期能源展望等方面的研究,编写出版《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中英双语)等著作,参与多项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委托项目,曾获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成果奖、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奖、国网能源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数项,发表文章十余篇,曾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翁玉艳,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能源与电力供需展望、低碳发展与碳市场、能源系统分析模型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工作。负责或参与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委托的重大课题10余项;编写出版《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中英双语)等著作、发表SCI/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得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多项。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简称供需所)是一个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研究所,前身是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电力市场研究所(1999年成立),2006年更名为电力供需与节能研究所,2009年更名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主要负责宏观经济、能源电力供需、电力需求侧管理、电能替代、电力营销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供需所内设宏观经济研究室、电力供需研究室、节能与营销政策研究室,专业覆盖宏观经济、能源经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经济等。共有24名员工,平均年龄33岁,其中博士18人,具有高级职称18人,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得“国家电力公司先进集体”、“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国网能源院先进集体”以及“课题攻关党员创新团队”等称号。




 往期回顾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新冠疫情对全球能源发展的短期冲击与中期影响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能源统计的国际对比与思考建议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基于情景的世界能源展望归纳研究(2019)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煤降油稳气增”是全球能源大势

【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能源经济分析需要新理念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谈及世界能源展望,我们用情景想说什么

【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中国电气化水平国际比较及发展趋势研判

【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增长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预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和主要行业的影响——基于动态GTAP模型的分析


编辑:杨彪

审核:蒋东方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关于我们

     联系电话:   010-66603802(编辑)                      010-66603801(发行)                      010-66603587(传真)        邮    箱:  zgdl@sgeri.sgcc.com.cn        网    址:www.chinapower.org


     官方微信号:ELECTRIC-POWER

        主办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